玉珧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玉珧』
拼音:yù yáo
注音:ㄩˋ 一ㄠˊ
解释:
1.亦作"玉?"。亦作"玉桃"。
2.海蚌之属,其肉柱为海味珍品。
古代诗词
清代.吴藻.玉漏迟:「记否厨娘,隽味玉珧同擘。」
元代.钱宰.题鲍原礼画菜:「太羹玄酒有至味,海月玉珧皆小鲜。」
元代.钱宰.题燕喜亭:「玉珧列海错,烹羊间熊胹。」
清代.毛澄.渡海 其三:「玉珧照珠池,?华被银阙。」
清代.曹敬.螺杯:「珠蚌玉珧罗海错,紫霞可许醉蓬莱。」
基本字义
玉yù(ㄩˋ)
1、石头的一种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艺品:玉石。玉器。玉玺(君主的玉印)。抛砖引玉。金玉良言。玉不琢,不成器。
2、美,尊贵的,敬辞:玉泉。玉液(美酒)。玉言。玉姿。玉照(敬称别人的照片)。玉宇(a.天空;b.瑰丽的宫阙殿宇)。亭亭玉立。金科玉律。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珧yáo(一ㄠˊ)
1、〔江珧〕软体动物,肉柱称“江珧柱”,干制后又称“干贝”,是珍贵的海味品。亦称“玉珧”。
2、蚌蛤的甲壳,古代用作刀、弓上的装饰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