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荚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月荚』
拼音:yuè jiá
注音:ㄩㄝˋ ㄐ一ㄚˊ
解释: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。相传尧时"有草荚阶而生﹐月朔始生一荚﹐月半而生十五荚﹐十六日以后﹐日落一荚﹐及晦而尽﹐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﹐名曰蓂荚﹐一曰历荚。"见《竹书纪年》卷上。因数荚多少﹐可知月的日数﹐故又称月荚﹑月蓂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许敬宗.奉和秋暮言志应制:「月荚生还落,云枝似复非。」
清代.钱谦益.催妆词四首 其一:「较它织女还侥幸,月荚生时早渡河。」
明代.唐顺之.中岳:「星榆临砌发,月荚应时敷。」
明代.孙继皋.秋日早朝:「日临千月荚,烟覆万年萝。」
基本字义
月yuè(ㄩㄝˋ)
1、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月蚀。
2、计时单位:一月。月份。岁月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
3、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
4、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月饼。月琴。
5、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:月子。
基本字义
荚(莢)jiá(ㄐ一ㄚˊ)
1、豆科植物的长形果实,亦指狭长无隔膜的其他草木的果实:豆荚。荚果。皂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