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巢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云巢』
拼音:yún cháo
注音:ㄩㄣˊ ㄔㄠˊ
解释:
1.高处的鸟窠。
2.隐居修道之处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顾况.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:「石窟含云巢,迢迢耿南岑。」
宋代.陆游.秋思:「露浓乍警云巢鹤,风劲先凋玉井桐。」
宋代.陆游.书怀:「青城结云巢,拟住三千年。」
宋代.吕胜己.木兰花慢:「愿归隐闽山,来临渭水,葺个云巢。」
唐代.孟浩然.白云先生迥见访①:「②有客款柴扉,自云巢居子。」
基本字义
云(雲)yún(ㄩㄣˊ)
1、说话,引文:人云亦云。子曰诗云。云云(如此,这样;引用文句或谈话时,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)。
2、文言助词,句首句中句末都用:云谁之思?岁云暮矣,着记时也云。
3、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,成团地在空中飘浮:行云流水。云蒸霞蔚。
4、指中国“云南省”:云腿(云南省出产的火腿)。
基本字义
巢cháo(ㄔㄠˊ)
1、鸟搭的窝,亦指蜂、蚁等动物的窝;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:鸟巢。蜂巢。巢窟。匪巢。巢穴。
2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