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象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仪象』
拼音:yí xiàng
注音:一ˊ ㄒ一ㄤˋ
解释:
1.以为模式。
2.形象。
3.以仪器观测天象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皮日休.补周礼九夏系文·九夏歌九篇:「愔愔清庙,仪仪象服。」
宋代.方回.先天易吟三十首:「凭空说仪象,枉著汗牛书。」
宋代.晏殊.次韵谢借观五老图:「逍遥唱和多高致,仪象霜风俾后看。」
清代.朱彝尊.斋中读书 其一:「仪象卦已陈,相错六十四。」
基本字义
仪(儀)yí(一ˊ)
1、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。仪表。威仪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
2、按程序进行的礼节:仪式。仪仗。司仪。
3、礼物:贺仪。谢仪。
4、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:仪器。
5、法制,准则:仪刑。“设仪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象xiàng(ㄒ一ㄤˋ)
1、哺乳动物,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,多产在印度、非洲等热带地区,门牙极长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:象牙。象牙宝塔(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、艺术家的小天地)。
2、形状,样子:形象。景象。气象。现象。想象。象征。万象更新。象声。象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