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氏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于氏』
拼音:yú shì
注音:ㄩˊ ㄕˋㄓ
解释:
1.同"于是"。
2.氏,通"是"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窦常.凉国惠康公主挽歌:「早加于氏对,偏占馆陶恩。」
明代.张煌言.甲辰八月辞故里:「日月双悬于氏墓,乾坤半壁岳家祠。」
宋代.方回.于氏琵琶行:「燕代佳人有于氏,春日黄莺韵桃李。」
宋代.戴复古.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:「于氏缘何事,阴功到子孙。」
明代.张煌言.将入武陵二首 其二:「国亡家破欲何之,西子湖头有我师:日月双悬于氏墓,乾坤半壁岳家祠。」
基本字义
于yú(ㄩˊ)
1、介词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于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于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于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
2、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于未来)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氏shì(ㄕˋ)
1、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
2、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:神农氏。太史氏。摄氏表。
其他字义
氏zhī(ㄓ)
1、〔阏(yān)氏〕见“阏”。
2、〔月氏〕见“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