隃糜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隃糜』
拼音:yú mí
注音:ㄩˊ一ㄠˊㄕㄨˋ ㄇ一ˊㄇㄟˊ
解释:见"隃麋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敖陶孙.次韵翁伯绍教授:「了无一语对青山,侧釐隃糜相与间。」
宋代.李廌.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:「粤藤玉板泽於脂,歙婺隃糜理胜犀。」
明代.于慎行.新都程君房寄墨数螺道中为税使所榷戏作志感:「为语中人休错误,隃糜原不化黄金。」
宋代.蔡肇.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:「名淡隃糜榜,衣飘月窟香。」
明代.南洲法师.题王冕梅花揭篷图:「酒酣豪叫呼霜,宝泓倒饮隃糜薰。」
基本字义
隃yú(ㄩˊ)
1、古通“逾”,越过;超过。
其他字义
隃yáo(一ㄠˊ)
1、古通“遥”,遥远。
其他字义
隃shù(ㄕㄨˋ)
1、〔西隃〕古大陵名,又名雁门山,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。
基本字义
糜mí(ㄇ一ˊ)
1、粥:肉糜。糜沸(形容混乱纷扰)。
2、烂,碎:糜烂。糜躯(牺牲生命)。糜灭。
3、浪费:糜费。
4、姓。
其他字义
糜méi(ㄇㄟˊ)
1、不黏的黍(亦称“穄”):糜子。糜黍。糜子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