晕春潮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晕春潮』
拼音:yùn chūn cháo
注音:ㄩㄣˋㄩㄣ ㄔㄨㄣ ㄔㄠˊ
解释:两颊泛起红色。
古代诗词
清代.陈维崧.菩萨蛮 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 其七:「羞走晕春潮,门边落翠翘。」
明代.黄氏.巫山一段云:「媚眼晕春潮。」
清代.董元恺.望江南 其二十二 青墩初夏词:「楼阁晕春潮。」
基本字义
晕(暈)yùn(ㄩㄣˋ)
1、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:日晕。
2、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:霞晕。墨晕。
3、头发昏,有旋转的感觉:晕眩。晕车。眼晕。
其他字义
晕(暈)yūn(ㄩㄣ)
1、昏迷:晕倒。晕厥。
2、头脑不清。
基本字义
春chūn(ㄔㄨㄣ)
1、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春节。春色。春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岁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e.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
2、两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怀春。
3、生机:大地回春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潮cháo(ㄔㄠˊ)
1、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:潮水。潮汐。涨潮。落潮。潮汛。潮流。潮涌。
2、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:思潮。热潮。新潮。潮红。潮热。心潮澎湃。
3、湿:潮气。返潮。潮湿。
4、方言,技术不高:手艺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