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琴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月琴』
拼音:yuè qín
注音:ㄩㄝˋ ㄑ一ㄣˊ
解释:拨弦类弦鸣乐器。因音箱圆如满月而得名。木制。音箱扁平,两面蒙桐木板,中有金属丝弹簧。琴颈短,由琴颈至面板设十品或十二品,今已增至二十四品。张弦三至四根,以拨子弹奏。用以伴奏戏曲、曲艺。在中国民族音乐中,也常用作独奏、合奏乐器。
古代诗词
元代.白朴.浪淘沙 题阙:「风月琴樽应不羡,尘土征鞍。」
元代.杨维桢.内人琴阮图:「荔枝五弦调急缓,阮家月琴轴初绾。」
清代.黄云.萧斋坐雨感怀书事(二首):「三月琴川四月还,虞山佳处尽跻攀。」
明代.蔡羽.上巳寄文子徵仲:「空余夜月琴中语,添得年华镜里看。」
宋代.裘万顷.读伯仁诗卷:「僧房夜月琴三叠,客舍秋风酒一卮。」
基本字义
月yuè(ㄩㄝˋ)
1、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月蚀。
2、计时单位:一月。月份。岁月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
3、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
4、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月饼。月琴。
5、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:月子。
基本字义
琴qín(ㄑ一ㄣˊ)
1、古代弦乐器,最初是五根弦,后加至七根弦(亦称“七弦琴”;通称“古琴”):琴瑟。琴曲。琴师。琴意。抚琴。琴棋书画。
2、某些乐器的统称:钢琴。月琴。胡琴。口琴。竖琴。小提琴。琴书(曲艺的一种)。弹琴。
中英翻译
翻译:yu-k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