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枿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余枿』
拼音:yú niè
注音:ㄩˊ ㄋ一ㄝˋ
解释:残剩的树木根株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贾岛.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:「采菌依余枿,拾薪逢刈田。」
唐代.汤悦.鼎臣学士侍郎、楚金舍人学士以再伤…成四十:「余枿虽无取,残芳尚获知。」
基本字义
余(餘)yú(ㄩˊ)
1、我:“余将老”。
2、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3、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余人。
4、后:“劳动之余,欢歌笑语。”
5、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枿niè(ㄋ一ㄝˋ)
1、古同“蘖”(a.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,如“山无槎枿。”b.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,如“今洲上犹有陈根余枿。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