鸢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鸢鸣』
拼音:yuān míng
注音:ㄩㄢ ㄇ一ㄥˊ
解释:鸢鸟鸣叫。古人以为风候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刘禹锡.琴曲歌辞·飞鸢操:「鸢飞杳杳青云里,鸢鸣萧萧风四起。」
宋代.范成大.清明日狸渡道中:「石马立当道,纸鸢鸣半空。」
宋代.梅尧臣.大风:「鸢鸣兼虎啸,助恶党亦昌。」
宋代.李洪.过瑞林院:「饥鸢鸣独木,鼯鼠抱寒藤。」
宋代.梅尧臣.依韵和郭秘校苦寒:「噫风鸣悲鸢鸣哀,雨霰枯木为之摧。」
基本字义
鸢(鳶)yuān(ㄩㄢ)
1、鸟,鹰科,头顶及喉部白色,嘴带蓝色,体上部褐色,微带紫,两翼黑褐色,腹部淡赤,尾尖分叉,四趾都有钩爪,捕食蛇、鼠、蜥蜴、鱼等(俗称“老鹰”):鸢色(茶褐色)。纸鸢(风筝)。
基本字义
鸣(鳴)míng(ㄇ一ㄥˊ)
1、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
2、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
3、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
4、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