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用民』
拼音:yòng mín
注音:ㄩㄥˋ ㄇ一ㄣˊ
解释:
1.治理和役使民众。
2.谓善于使用人。
精选例句
1、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,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。
2、研究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,将有助于移风易俗,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。
3、能够运用民法的基本理论,对各类民商事案件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并作出前瞻性的判断。
4、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,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,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,只能用讨论的方法、批评的方法、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,而不能用强制的、压服的方法去解决。
5、在这两个领域应用民主原则,其结果将是把杰出与垃圾、发现与无知等同起来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彭龟年.别赵运使二首:「用民如用焉,可御不可驰。」
明代.刘基.赠周宗道六十四韵:「用民作手足,爱抚勿害伤。」
宋代.李廌.天封观将军柏:「贵鹤贱用民,身残国颠覆。」
宋代.刘攽.华山隐者图:「豪气竟未已,用民如不胜。」
宋代.刘攽.关西行:「铸钱万万大似尺,官定足用民家丰。」
基本字义
用yòng(ㄩㄥˋ)
1、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:使用。用心。用兵。用武。
2、可供使用的:用品。用具。
3、进饭食的婉辞:用饭。
4、花费的钱财:费用。用项。用资。
5、物质使用的效果:功用。有用之才。
6、需要(多为否定):不用多说。
7、因此:用此。
基本字义
民mín(ㄇ一ㄣˊ)
1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2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3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4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5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6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7、同“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