萤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萤烛』
拼音:yíng zhú
注音:一ㄥˊ ㄓㄨˊ
解释:萤火和蜡烛。谓微弱之光。亦喻微力。
古代诗词
五代.韦庄.避地越中作:「露果珠沈水,风萤烛上楼。」
唐代.武元衡.酬严维秋夜见寄:「乱林萤烛暗,零露竹风秋。」
唐代.徐夤.自咏十韵:「只合沧洲钓与耕,忽依萤烛愧功成。」
宋代.苏颂.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喜道旧故特枉:「蜗庐何幸纡千骑,萤烛多惭对九枝。」
宋代.赵蕃.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:「坐对苍然暮色侵,忽惊萤烛度枝深。」
基本字义
萤(螢)yíng(一ㄥˊ)
1、〔萤火虫〕昆虫,黄褐色,尾部有发光器。
2、〔萤石〕矿物。具有玻璃光泽,受光或受热后常能变色,亦称“氟石”。
3、(螢)
基本字义
烛(燭)zhú(ㄓㄨˊ)
1、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,周围包上蜡油,点着取亮的东西(古代亦称“火炬”):蜡烛。花烛。烛光。烛泪。烛台。风烛残年。
2、洞悉:洞烛其奸。
3、灯泡瓦特数的俗称:十五烛的灯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