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齿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余齿』
拼音:yú chǐ
注音:ㄩˊ ㄔˇ
解释:馀年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王维.偶然作六首:「行行没余齿。」
南北朝.颜之推.古意:「白发窥明镜,忧伤没余齿。」
宋代.陆文圭.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:「顾余齿发尽,叹子头角乖。」
宋代.陈棣.叠韵春日杂兴五首:「酒入肌肤晕,茶余齿颊香。」
明代.王问.湖庄观获:「优游养余齿,但愿丰年多。」
基本字义
余(餘)yú(ㄩˊ)
1、我:“余将老”。
2、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3、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余人。
4、后:“劳动之余,欢歌笑语。”
5、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齿(齒)chǐ(ㄔˇ)
1、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(通常称“牙”):牙齿。齿腔。齿髓。齿龈。齿冷(笑必开口,笑的时间长了,牙齿就会感到冷。因谓讥笑于人,如“令人齿齿”)。
2、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齿轮。锯齿。梳子齿儿。
3、因幼马每岁生一齿,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,亦指人的年龄:马齿徒增(旧时自谦年长无能)。
4、并列:不齿(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,表示鄙弃)。
5、谈到,提及:齿及。不足齿数。
6、触:齿剑(触剑受刀,指被杀或自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