缨緌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缨緌』
拼音:yīng ruí
注音:一ㄥ ㄖㄨㄟˊ
解释:
1.亦作"缨绥"。
2.冠带与冠饰。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草词毕:「彤云剩根蒂,绛帻欠缨緌。」
唐代.韩偓.送人弃官入道:「尘土留难住,缨緌弃若无。」
唐代.韩偓.梦中作:「礼容肃睦缨緌外,和气熏蒸剑履间。」
唐代.陆龟蒙.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:「或欲开户牖,或将饰缨緌。」
唐代.吕炅.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:「轻泠流簨簴,缭绕动缨緌。」
基本字义
缨(纓)yīng(一ㄥ)
1、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:帽缨子。红缨枪。缨穗。
2、像缨的东西:萝卜缨子。
3、带子,绳子:长缨。
基本字义
緌ruí(ㄖㄨㄟˊ)
1、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:“葛履五两,冠緌双止。”
2、像缨饰的下垂物。
3、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,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。
4、系结。
5、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