斋粥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斋粥』
拼音:zhāi zhōu
注音:ㄓㄞ ㄓㄡㄩˋ
解释:僧众吃的粥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子淳.偈二十二首:「二时斋粥在精专,自利利他功不朽。」
宋代.释印肃.十二时歌:「日出卯,斋粥无心觉饱。」
宋代.释祖珍.偈三十五首:「随缘斋粥海山寺,从听堂前草自深。」
宋代.王灼.曲尺山云居寺:「去路犹恐迷,主人费斋粥。」
宋代.释如净.偈颂三十八首:「知恩以此报深恩,大家赢得噇斋粥。」
基本字义
斋(齋)zhāi(ㄓㄞ)
1、屋舍,常指书房、学舍、饭店或商店:书斋。聊斋。荣宝斋。
2、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:斋戒。封斋(亦称“把斋”)。斋月。斋坛。斋会。斋果。
3、佛教、道教等教徒、道徒吃的素食:斋饭。斋堂。吃斋。
4、舍饭给僧人吃:斋僧。
基本字义
粥zhōu(ㄓㄡ)
1、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:小米粥。
2、像粥的东西:泥粥。乱成一锅粥。
其他字义
粥yù(ㄩˋ)
1、古同“育”,生养。
2、古同“鬻”,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