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宰民』
拼音:zǎi mín
注音:ㄗㄞˇ ㄇ一ㄣˊ
解释:掌治民众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饮城南即事:「元城茂宰民父母,境不飞蝗河渡虎。」
宋代.王庭圭.送刘义夫宰祁阳:「公于其间宰民社,切勿但取文辞誇。」
基本字义
宰zǎi(ㄗㄞˇ)
1、杀牲畜:宰杀。屠宰。宰牲节(亦称“古尔邦节”、“牺牲节”)。
2、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(有的地区称“斩”)。
3、古代官名:宰相(xiàng)。宰辅。太宰。宰官。
4、主管、主持:主宰。宰制。
基本字义
民mín(ㄇ一ㄣˊ)
1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2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3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4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5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6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7、同“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