侄子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侄子』
拼音:zhí zǐ
注音:ㄓˊ ㄗˇ
解释: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。
精选例句
1、慈禧是咸丰的皇后,丈夫去世后,她成为了儿子同治的摄政者,后来她侄子光绪又受到她的垂帘听政。
2、和小侄子打了一架,他哭的声嘶力竭的。
3、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子或侄孙。
4、这难道不是红衣主教留下来,以备在横祸到来的时候,给他的侄子做路标的吗?但他却没有预料到他的侄子竟会和他同时在飞来横祸下毕命。
5、这位老人家对侄子们总是疾言厉色,所以大家都不肯亲近他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周文璞.吊友人朱子大:「吁嗟先君方下世,侄子卖半相炒煎。」
明代.符锡.送刘子廷信之信阳:「太守知名旧,承恩侄子新。」
基本字义
侄zhí(ㄓˊ)
1、弟兄的儿子,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:侄儿。侄女。叔侄。子侄辈。侄孙。
基本字义
子zǐ(ㄗˇ)
1、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、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、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、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、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6、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、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、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、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、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、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、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、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、姓。
中英翻译
翻译:nephew
nephew*['nefju:]
n. 侄子, 外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