哑不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哑不』
拼音:yǎ bù
注音:一ㄚˇ一ㄚ ㄅㄨˋㄈㄡˇ
解释:
1.亦作"哑步"。
2.蒙古族语。走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曹勋.乌夜啼二首:「饥鸟哑哑不肯栖,雄飞呼雌鸣声悲。」
明代.孙蕡.周玄初祈晴诗:「龙喑虎哑不须臾,虚室发白延居诸。」
明代.胡奎.送钟孟振服满之京:「雏归哑哑不见母,三年泪洒坟前土。」
清代.龚翔麟.清波引 题秋浦归帆图:「问因甚、呕哑不住。」
清代.戴延介.金缕曲 将有洞庭之游,夜泛石湖作:「伴宵长、咿哑不断,一枝柔橹。」
基本字义
哑(啞)yǎ(一ㄚˇ)
1、不能说话:聋哑。哑巴。哑子吃黄连(歇后语,喻有苦难言)。
2、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:沙哑。嘶哑。
3、无声的:哑剧。哑铃(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)。
4、因发生故障,炮弹、子弹打不响:哑炮。
5、笑声(旧读yǎㄧㄚˇ):哑然失笑(不自禁地笑出声来)。
其他字义
哑(啞)yā(一ㄚ)
1、〔咿哑〕见“咿”。
基本字义
不bù(ㄅㄨˋ)
1、副词。
2、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、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、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其他字义
不fǒu(ㄈㄡˇ)
1、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