砚席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砚席』
拼音:yàn xí
注音:一ㄢˋ ㄒ一ˊ
解释:
1.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
2.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晁补之.临江仙:「十岁儿曹同砚席,华裾织翠如葱。」
宋代.陈允平.柳梢青:「香浮砚席,影蘸吟尊。」
宋代.贺铸.付金钗/更漏子:「闲砚席,剩衾绸。」
唐代.刘禹锡.谢柳子厚寄叠石砚:「常时同砚席,寄砚感离群。」
宋代.柳永.郭郎儿近拍:「砚席尘生,新诗小阕,等闲都尽废。」
基本字义
砚(硯)yàn(一ㄢˋ)
1、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,多数用石做成:砚台。笔砚。
2、旧指同学关系(因同学共笔砚):同砚。砚友。
基本字义
席xí(ㄒ一ˊ)
1、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,古人用以坐、卧,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:席子。草席。苇席。竹席。凉席。席地而坐。席卷(juǎn)。
2、座位:席位。席次。出席。列席。
3、酒筵,成桌的饭菜:筵席。宴席。酒席。
4、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:四席。
5、职位:主席。西席(塾师)。
6、量词:一席酒。
7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