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蹇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偃蹇』
拼音:yǎn jiǎn
注音:一ㄢˇ ㄐ一ㄢˇ
解释:
1.高耸:瑶台偃蹇。
2.傲慢:坐蒲团,偃蹇不为礼。
3.困顿;窘迫:敝衣履,状殊偃蹇。
精选例句
1、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
2、既自哂前言之谬,又复作两絶云:青山若无素,偃蹇不相亲。
3、生活有时就像金口玉言,瞬间能让你,有时更像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同样也能让你偃蹇困穷。
4、乘龙兮偃蹇,高回翔兮上臻。
5、余亦谢明主,今称偃蹇臣。
古代诗词
元代.安熙.酹江月 登古容城有感:「古柏萧森,高松偃蹇,不管飞冰雪。」
唐代.白居易.庐山桂:「偃蹇月中桂,结根依青天。」
唐代.白居易.泛太湖书事寄微之:「涧雪压多松偃蹇,岩泉滴久石玲珑。」
元代.白朴.沁园春 夜枕:「故人偃蹇,足加帝腹,将军权幸,手脱公靴。」
宋代.陈与义.跋任才仲画两首:「扶疏月下树,偃蹇涧边石。」
基本字义
偃yǎn(一ㄢˇ)
1、仰面倒下,放倒:偃卧。偃仆。偃仰(俯仰,喻随俗应付)。偃旗息鼓。
2、停止:偃息。偃武修文。
3、古同“堰”,堤坝。
基本字义
蹇jiǎn(ㄐ一ㄢˇ)
1、跛,行走困难:蹇足。蹇步。
2、迟钝,不顺利:蹇涩。蹇滞。蹇拙。蹇运。时乖命蹇。
3、傲慢。
4、穷困。
5、驽马,亦指驴。
6、文言语助词:蹇谁留兮中洲?
7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