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二三四五六七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一二三四五六七』
拼音: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
注音:一 ㄦˋ ㄙㄢ ㄙˋ ㄨˇ ㄌ一ㄡˋㄌㄨˋ ㄑ一
解释:歇后语。隐射忘八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罗隐.京中正月七日立春:「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」
宋代.释了惠.瑞上人血书莲经报亲:「所生父母知不知,一二三四五六七。」
宋代.释义怀.投机偈:「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仞峰头独足立,骊龙颔下夺明珠,一言勘破维摩诘。」
宋代.曹勋.京中正月七日立春:「一二三四五六七,行年临之如电疾。」
宋代.释绍昙.偈颂一百一十七首:「一二三四五六七,数目分明谁委悉。」
基本字义
一yī(一)
1、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2、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3、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
4、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5、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
6、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7、乃;竞:一至于此。
8、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9、或者:一胜一负。
10、初次:一见如故。
11、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基本字义
二èr(ㄦˋ)
1、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
2、双,比:独一无二。
3、两样,别的:二话。不二价。
基本字义
三sān(ㄙㄢ)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基本字义
四sì(ㄙˋ)
1、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
2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