鸦鸟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鸦鸟』
拼音:yā niǎo
注音:一ㄚ ㄋ一ㄠˇ
解释:
1.亦作"鸦鸟"。
2.乌鸦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赵虚舟.戏赠:「报道不须鸦鸟乱,他家自有凤凰栖。」
明代.李梦阳.张将军塞猎歌:「悬戟惨淡鸦鸟委,垂鞍碨礧熊兕肥。」
明代.陈霆.巫山一段云 平湖秋月:「鸦鸟层林晚,菰蒲片雨晴。」
元代.无名氏.上海县谣:「鸡啼不拍翅,鸦鸟不转更。」
元代.刘基.乌啼曲:「可怪乌鸦鸟,鸣声不喜人。」
基本字义
鸦(鴉)yā(一ㄚ)
1、鸟类的一属,全身多为黑色,嘴大翼长,叫声“丫丫”:乌鸦。寒鸦。鸦嘴锄(一种形如鸦嘴的轻便小锄)。
2、古同“丫”,女孩子。
基本字义
鸟(鳥)niǎo(ㄋ一ㄠˇ)
1、脊椎动物的一纲,温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变为翅,一般能飞:鸟类。候鸟。益鸟。鸟语花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