押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押衙』
拼音:yā yá
注音:一ㄚ 一ㄚˊ
解释:
1.见"押牙"。
2.指古押衙。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。肯舍生救人,成人之美。见唐薛调《无双传》。后来多用作"侠义之士"的代称。
3.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。
古代诗词
宋代.白珽.河南妇:「押衙逢义士,公主奉春官。」
宋代.王诜.句:「佳人已属沙吒利,义士今无古押衙。」
宋代.杨公远.三用韵十首:「不作皱眉事,何烦古押衙。」
宋代.曹彦约.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:「暗中曹刘不易得,屈宋未死甘押衙。」
基本字义
押yā(一ㄚ)
1、在文书、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:画押。签押。
2、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:押租。押金。押当(dàng)。典押。
3、拘留:看(kān)押。拘押。押禁。
4、跟随看管:押送。押运。
5、同“压”,用于“押宝”、“押队”、“押韵”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衙yá(一ㄚˊ)
1、旧时官署之称:公衙。衙门。衙参(cān)(官吏到上司衙门,排班参见,禀白公事)。衙役。
2、唐代皇帝前殿:“元和十五年正月……群臣始朝于宣政衙”。
3、排列成行的事物:槐衙。柳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