呀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呀口』
拼音:yā kǒu
注音:一ㄚ˙一ㄚ ㄎㄡˇ
解释:张大口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范成大.鱼复浦泊舟,望月出赤甲山,山形断缺如鼍龙:「月出赤甲如金盆,蹲龙呀口吐复吞。」
宋代.文同.和仲蒙石龙涡:「其间石屋露,远视若呀口。」
宋代.宋白.宫词:「虫响金阶捣练天,玉狻呀口喷香烟。」
宋代.谢景初.粤俗:「呀口日反大,洪波谁敢窥。」
宋代.胡寅.游云湖:「循冈逶迤登,呀口骇漰沛。」
基本字义
呀yā(一ㄚ)
1、叹词,表示惊疑:呀!你流血了。
2、象声词,形容摩擦转动的声音:两扇大门呀的一声打开了。
其他字义
呀ya(˙一ㄚ)
1、助词。表示疑问、感叹、祈使等语气:别见怪呀!你快回去呀!你怎么不回家呀!
基本字义
口kǒu(ㄎㄡˇ)
1、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2、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
3、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
4、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5、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