剡纸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剡纸』
拼音:yǎn zhǐ
注音:一ㄢˇㄕㄢˋ ㄓˇ
解释:纸名。因用剡地所产藤﹑竹制造,故名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顾况.剡纸歌:「剡溪剡纸生剡藤,喷水捣后为蕉叶。」
唐代.皮日休.二游诗·徐诗:「宣毫利若风,剡纸光与月。」
唐代.朱长文.次韵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:「锵金佳句留萧寺,剡纸朝来贵此州。」
宋代.刘学箕.古交行:「博洽多闻世希比,顷刻龙蛇飞剡纸。」
唐代.张怀瓘.书诀:「剡纸易墨,心圆管直。」
基本字义
剡yǎn(一ㄢˇ)
1、尖,锐利:“曾枝剡棘”。
2、削,刮:剡木为楫。
其他字义
剡shàn(ㄕㄢˋ)
1、〔剡溪〕水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
基本字义
纸(紙)zhǐ(ㄓˇ)
1、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,作为写画、印刷书报、包装等用:纸张。纸币。纸烟。纸上谈兵(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)。洛阳纸贵(称誉别人的著作)。金迷纸醉。
2、量词,指书信、文件的张数:一纸空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