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修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阻修』
拼音:zǔ xiū
注音:ㄗㄨˇ ㄒ一ㄡ
解释:
1.亦作"阻修"。
2.谓路途阻隔遥远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将之饶州:「光阴坐迟暮,乡国行阻修。」
唐代.白居易.想东游五十韵:「]云雨多分散,关山苦阻修。」
唐代.储光羲.夜到洛口入黄河:「浦溆既清旷,沿洄非阻修。」
唐代.杜甫.除草:「草有害于人,曾何生阻修。」
唐代.杜甫.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:「束带负芒刺,接居成阻修。」
基本字义
阻zǔ(ㄗㄨˇ)
1、险要的地方:“马陵道狭,而旁多阻隘,可伏兵”。
2、拦挡:阻挡。阻隔。阻拦。阻力。阻挠。梗阻。劝阻。阻击。阻抑。阻滞。阻难(nán)。阻塞(sè)。
3、艰难:道阻且长。
基本字义
修xiū(ㄒ一ㄡ)
1、装饰,使完美:修饰。修辞。装修。
2、整治,恢复完美:修复。修治。修缮(修理)。修浚(修理疏通)。修好。修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
3、剪或削:修剪。
4、兴建,建造:修建。修筑。
5、编纂,撰写:修书。修史。修纂。
6、(学问,品行方面)钻研、学习、锻炼:修学。修业。修养。
7、长(cháng),高:修长。
8、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,并付诸行动:修行。修女。
9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