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濯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子濯』
拼音:zǐ zhuó
注音:ㄗˇ ㄓㄨㄛˊㄓㄠˋ
解释:复姓。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子濯孺子。见《孟子.离娄下》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曾协.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:「要从孺子濯,不逐众人醉。」
宋代.孙应时.和答吴斗南见寄解其自疑之意:「君看子濯平生友,可把逢蒙待庾斯。」
宋代.晁补之.和关承议彦远水乐:「能来解幅巾,为子濯泚颡。」
宋代.范成大.濯缨亭在吴兴南门外:「野水茫茫何用许,斓供游子濯尘缨。」
明代.林鸿.沧洲渔子:「尘缨思一解,因子濯清流。」
基本字义
子zǐ(ㄗˇ)
1、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、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、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、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、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6、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、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、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、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、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、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、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、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、姓。
基本字义
濯zhuó(ㄓㄨㄛˊ)
1、洗:濯足。
2、〔濯濯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濯濯童山”。
3、祓除罪恶。
其他字义
濯zhào(ㄓㄠˋ)
1、古通“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