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闼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紫闼』
拼音:zǐ tà
注音:ㄗˇ ㄊㄚˋ
解释:指宫廷。闼,宫中小门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卯时酒:「前年辞紫闼,今岁抛皂盖。」
宋代.范成大.水龙吟:「黄扉紫闼,化钧高妙,风霆挥扫。」
唐代.贯休.送崔使君:「岘首仁踪项频跋,商云乳麝香可撮,望尘连紫闼。」
宋代.黄人杰.贺新郎:「看紫闼黄扉平步。」
唐代.李白.古风其三十七:「(一本无此二句)浮云蔽紫闼。」
基本字义
紫zǐ(ㄗˇ)
1、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,红与蓝合成的颜色:紫红。紫铜。紫外线。紫药水。
2、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,因而常在其宫室、服饰、用物前冠之以“紫”:紫衣。紫书(a.道经;b.皇帝诏书)。紫诰(帝王诏令)。紫台(神仙、帝王所居)。紫气(祥瑞之气,多附会为帝王、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)。紫绶。紫垣(皇宫)。紫阙。紫光阁。紫禁城。紫袍金带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闼(闥)tà(ㄊㄚˋ)
1、门,小门:排闼直入(推开门就进去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