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篆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竹篆』
拼音:zhú zhuàn
注音:ㄓㄨˊ ㄓㄨㄢˋ
解释:指写在竹简上的蝌蚪文。蝌蚪文又称蝌蚪篆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区仕衡.登西樵后即往罗浮山:「凤毛五色天岩上,竹篆千秋石室前。」
明代.李东阳.题陆宽瘦竹卷:「江左诗翁太瘦生,墨竹篆书皆绝俗。」
清代.丘逢甲.游罗浮 其十三:「仙留竹篆符,蛇虎人不伤。」
明代.韩日缵.病中喜黄君常至时君常读书罗浮:「竹篆坛中侣,梅魂月下人。」
基本字义
竹zhú(ㄓㄨˊ)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篆zhuàn(ㄓㄨㄢˋ)
1、汉字的一种书体:大篆。小篆。篆体。篆书。
2、书写篆字:篆额。
3、印章多用篆文,故为官印的代称,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:篆刻。摄篆。次篆。台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