赀郎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赀郎』
拼音:zī láng
注音:ㄗ ㄌㄤˊㄌㄤˋ
解释: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"以赀为郎,事孝景帝,为武骑常侍,非其好也。"谓因家富资财而被朝廷任为郎官。后即称出钱捐官的人为"赀郎"。赀,通"资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宋庠.送从兄祕校咸赴衢州都掾:「聊甘督罚掾,羞比入赀郎。」
清代.龚自珍.读公孙弘传:「可怜秋雨文园客,身是赀郎有谏书。」
明代.王世贞.赠从孙伯和需次察幕:「如邛岂为赀郎谒,休汝从夸驷马看。」
明代.王世贞.岁暮行送周公瑕应聘北上:「鸡林虽买舍人句,狗监不荐赀郎篇。」
明代.王世贞.武林遇李太仆归省有赠 其二:「歌成迁幸舍,赋上谢赀郎。」
基本字义
赀(貲)zī(ㄗ)
1、计量:所费不赀。不可赀计。
2、同“资”。
基本字义
郎láng(ㄌㄤˊ)
1、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。郎才女貌。
2、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郎。女郎。
3、旧时妻称夫或情人:郎君。
4、封建时代的官名:郎中(a.古官名;b.中医医生)。侍郎。员外郎。
5、姓。
其他字义
郎làng(ㄌㄤˋ)
1、〔屎壳郎〕“蜣螂”的俗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