缁白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缁白』
拼音:zī bái
注音:ㄗ ㄅㄞˊ
解释:僧俗人士。缁指僧徒,白指俗人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陆龟蒙.句:「头方不会王门事,尘土空缁白苎衣。」
宋代.度正.寿宪使大卿:「宜其秀质温如玉,不磷不缁白且坚。」
宋代.王洋.和伯氏寄周秀实:「所乐麋鹿游,缁白初不渝。」
宋代.张元干.次韵奉酬楞伽室老人歌寄怀云门佛日兼简乾元:「云门道价倾缁白,一去如何经书尺。」
宋代.朱继芳.十暑:「十暑江湖客,尘缁白苧衫。」
基本字义
缁(緇)zī(ㄗ)
1、黑色:缁衣。缁帷。缁素(a.黑和白;b.借指僧人和俗人,因僧尼穿黑衣,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)。缁黄(指和尚与道士)。
基本字义
白bái(ㄅㄞˊ)
1、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白色。白米。
2、明亮:白昼。白日做梦。
3、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
4、纯洁:一生清白。白璧无瑕。
5、空的,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
6、没有成就的,没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说。
7、没有付出代价的:白吃白喝。
8、陈述:自白。道白(亦称“说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
9、与文言相对:白话文。
10、告语:告白(对公众的通知)。
11、丧事:红白喜事(婚事和丧事)。
12、把字写错或读错:白字(别字)。
13、政治上反动的:白匪。白军。
14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:白族。白剧。
1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