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笼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烛笼』
拼音:zhú lóng
注音:ㄓㄨˊ ㄌㄨㄥˊㄌㄨㄥˇ
解释:即灯笼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赵令答诗约携山妓见访:「缺月西南光景少,仍须挽取烛笼来。」
唐代.李贺.十月:「碎霜斜舞上罗幕,烛笼两行照飞阁。」
宋代.史达祖.鹧鸪天:「卖灯人散烛笼稀。」
宋代.史达祖.步月:「管弦将散,人静烛笼稀。」
宋代.吴文英.烛影摇红:「银烛笼纱,翠屏不照残梅怨。」
基本字义
烛(燭)zhú(ㄓㄨˊ)
1、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,周围包上蜡油,点着取亮的东西(古代亦称“火炬”):蜡烛。花烛。烛光。烛泪。烛台。风烛残年。
2、洞悉:洞烛其奸。
3、灯泡瓦特数的俗称:十五烛的灯泡。
基本字义
笼(籠)lóng(ㄌㄨㄥˊ)
1、用竹篾、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:灯笼。熏笼。
2、用竹篾、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:鸡笼。鸟笼。蝈蝈笼。
3、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:囚笼。牢笼。
4、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:笼屉。蒸笼。
5、泛指包络之物:笼头。
其他字义
笼(籠)lǒng(ㄌㄨㄥˇ)
1、较大的箱子:箱笼。
2、遮盖,罩住:笼罩。烟笼雾罩。
3、概括而不分明,不具体,称“笼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