眦血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眦血』
拼音:zì xiě
注音:ㄗˋ ㄒ一ㄝˇㄒㄩㄝˋ
解释:眼眶瞪裂而出的血。犹血泪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刘禹锡.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:「眦血下沾襟,天高问无期。」
魏晋.卢谌.览古诗:「眦血下沾襟。」
唐代.权德舆.读穀梁传二首:「空文徒尔贬,见此眦血流。」
宋代.王安石.忆昨诗示诸外弟:「精神流离肝肺绝,眦血被面无时曦。」
宋代.刘克庄.中秋大风雨五绝:「眦血滴耕夫,愁眉蹙贾胡。」
基本字义
眦zì(ㄗˋ)
1、眼角,上下眼睑的接合处,靠近鼻子的称“内眦”,靠近两鬓的称“外眦”:眦裂(形容愤怒到极点)。
基本字义
血xuè(ㄒㄩㄝˋ)
1、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:血型。血脂。血压。血糖。血迹。血汗。血泪。血洗。血书。血雨腥风。血海深仇。
2、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:血统。血缘。
3、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方刚。
其他字义
血xiě(ㄒ一ㄝˇ)
1、义同“血”(xuè),用于口语。多单用,如“流了点儿血”。也用于口语常用词,如“鸡血”、“血块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