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月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竹月』
拼音:zhú yuè
注音:ㄓㄨˊ ㄩㄝˋ
解释:竹林中的月色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陈师道.西江月:「竹月风窗弄影。」
宋代.王安石.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:「风泉隔屋撞哀玉,竹月缘阶贴碎金。」
唐代.无可.题青龙寺纵公房:「夕磬城霜下,寒房竹月圆。」
唐代.张籍.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:「竹月泛凉影,萱露澹幽丛。」
元代.许有壬.清平乐 题郭思诚山居:「竹月松云尘不到。」
基本字义
竹zhú(ㄓㄨˊ)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月yuè(ㄩㄝˋ)
1、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月蚀。
2、计时单位:一月。月份。岁月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
3、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
4、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月饼。月琴。
5、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: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