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仪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中仪』
拼音:zhōng yí
注音:ㄓㄨㄥㄓㄨㄥˋ 一ˊ
解释:唐称礼部郎中为中仪,员外郎为小仪。唐郑谷《寄同年礼部赵郎中》诗:"仙步徐徐整羽衣,小仪澄淡转中仪。"一说,指礼部员外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郑谷.寄同年礼部赵郎中:「仙步徐徐整羽衣,小仪澄澹转中仪。」
明代.潘翥.读雪蓬集:「人中仪表黄东阿,华词藻辩如悬河。」
宋代.梅尧臣.文豹篇赠黄介夫:「天子仗中仪勿举,尾与旗常愿看取。」
金朝.段克己.花木八咏 其八 山茶雪:「娘子宫中仪体新,八姨羞把旧妆匀。」
宋代.文彦博.省试蒲车诗:「升中仪矩盛,备物壮皇图。」
基本字义
中zhōng(ㄓㄨㄥ)
1、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2、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3、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4、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5、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6、适于,合于:中看。
其他字义
中zhòng(ㄓㄨㄥˋ)
1、恰好合上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
2、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计。
3、科举考试被录取:中举。中状元。
基本字义
仪(儀)yí(一ˊ)
1、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。仪表。威仪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
2、按程序进行的礼节:仪式。仪仗。司仪。
3、礼物:贺仪。谢仪。
4、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:仪器。
5、法制,准则:仪刑。“设仪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
6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