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笠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竹笠』
拼音:zhú lì
注音:ㄓㄨˊ ㄌ一ˋ
解释: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贯休.送僧入马头山:「竹笠援补,芒鞋藤乳。」
元代.谭处端.如梦令:「竹笠竹冠竹碗。」
两汉.无名氏.浣溪沙:「蓑衣竹笠是生缘。」
元代.王哲.河传令:「竹杖竹蓝,竹笠竹车竹钻。」
宋代.王灼.送智齐师出峡:「齐师成都来,春风掀竹笠。」
基本字义
竹zhú(ㄓㄨˊ)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笠lì(ㄌ一ˋ)
1、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:斗(dǒu)笠。竹笠。草笠。
2、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:笠盖。笠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