螽斯之德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螽斯之德』
拼音:zhōng sī zhī dé
注音:ㄓㄨㄥ ㄙ ㄓ ㄉㄜˊ
解释:《诗.周南.螽斯》:"螽斯羽﹐诜诜兮。"郑玄笺:"凡物有阴阳情欲者﹐无不妒忌﹐维蚣蝑不耳。各得受气而生子﹐故能诜诜然众多。后妃之德能如是﹐则宜然。"后以"螽斯之德"指后妃妻妾之间不妒忌的妇德。
基本字义
螽zhōng(ㄓㄨㄥ)
1、〔螽斯〕昆虫,身体绿色或褐色,善跳跃,对农作物有害。
2、〔阜螽〕即“蚱蜢”。
基本字义
斯sī(ㄙ)
1、这,这个,这里:斯人。斯时。以至于斯。
2、乃,就:有备斯可以无患。
3、劈:“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”。
4、古同“厮”,卑贱。
5、古同“澌”,尽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之zhī(ㄓ)
1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基本字义
德dé(ㄉㄜˊ)
1、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2、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
3、恩惠:德施。德泽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