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骨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支骨』
拼音:zhī gǔ
注音:ㄓ ㄍㄨˇㄍㄨ
解释:
1.犹言肢体。
2.犹骨肉。指亲人。
古代诗词
明代.王醇.慰林羽仲:「暗恨烦支骨,余心冷到花。」
明代.王世贞.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:「本因支骨毁,翻讶捧心妍。」
明代.欧大任.送顾光禄叔潜奔母丧还无锡:「木榻仅堪支骨夕,漆灯宁似断机年。」
元代.徐世隆.胡氏杀虎歌:「一支骨已碎,三日目乃瞑。」
基本字义
支zhī(ㄓ)
1、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2、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3、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4、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5、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6、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7、量词:一支笔。
基本字义
骨gǔ(ㄍㄨˇ)
1、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
2、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
3、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
4、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
其他字义
骨gū(ㄍㄨ)
1、〔骨朵儿(duor)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2、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