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支那』
拼音:zhī nà
注音:ㄓ ㄋㄚˋㄋㄚˇㄋㄟˋㄋㄚ
解释:
1.古代印度﹑希腊和罗马等地人称中国为Cīna,Thin,Sinae等,或以为皆是秦国的"秦"之对音。佛教经籍中作支那。也写作至那﹑脂那等。
2.近代日本亦曾称中国为支那。
古代诗词
清代.梁启超.二十世纪太平洋歌:「支那印度邈以隔,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,今从之。」
近现代.柳亚子.放歌:「独笑支那士,论理魔为障。」
近现代.柳亚子.存殁口号:「人间毁誉原休问,并世支那两列宁。」
清代.梁启超.纪事二十四首:「他年世界女权史,应识支那大有人。」
基本字义
支zhī(ㄓ)
1、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2、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3、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4、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5、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6、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7、量词:一支笔。
基本字义
那nà(ㄋㄚˋ)
1、指较远的时间、地方或事物,与“这”相对:那里。那个。那样。那些。那时。那么。
其他字义
那nǎ(ㄋㄚˇ)
1、同“哪”(一)(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)。
其他字义
那nèi(ㄋㄟˋ)
1、义同(一),“那”和“一”连读的合音,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:那个。那五年。
其他字义
那nā(ㄋㄚ)
1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