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侄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族侄』
拼音:zú zhí
注音:ㄗㄨˊ ㄓˊ
解释:同高祖从兄弟之子。唐高适有《宋中送族侄式颜》诗。唐韩愈有《赠徐州族侄》诗。
古代诗词
清代.郑孝胥.吕霁川赴水救侄诗:「吕公有族侄,游反夜方晦。」
基本字义
族zú(ㄗㄨˊ)
1、亲属,泛指同姓之亲:族规。族长。家族。
2、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种族。
3、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,他们有共同的语言、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:民族。
4、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
5、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:芳香族。
6、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亲、妻家的人都杀死:族灭。
7、聚合,集中:云气不待族而雨。
基本字义
侄zhí(ㄓˊ)
1、弟兄的儿子,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:侄儿。侄女。叔侄。子侄辈。侄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