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蔓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支蔓』
拼音:zhī màn
注音:ㄓ ㄇㄢˋㄨㄢˋ
解释:
1.枝条和藤蔓。引申指末节及派生出的东西。
2.指芜蔓啰唆,不得要领。
古代诗词
明代.张宇初.登陆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:「关闽觉支蔓,吴楚被余芳。」
清代.朱彝尊.斋中读书 其十:「秦延君说《书》,敷文太支蔓。」
明代.湛若水.二子涉长江二章 其二:「刊落支蔓烦,于以观太始。」
明代.黎景义.杂诗十一首 其九:「清清沼中荷,表表无支蔓。」
清代.祁寯藻.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:「羁縻之义古所敦,剪其支蔓固本根。」
基本字义
支zhī(ㄓ)
1、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2、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3、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4、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5、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6、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7、量词:一支笔。
基本字义
蔓màn(ㄇㄢˋ)
1、同“蔓蔓”,多用于合成词,如蔓草、蔓延等。[蔓延]形容像蔓草一样扩展滋生。
其他字义
蔓wàn(ㄨㄢˋ)
1、细长能缠绕的茎:瓜蔓儿,扁豆爬蔓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