柘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柘桑』
拼音:zhè sāng
注音:ㄓㄜˋ ㄙㄤ
解释:柘树。属桑科。叶可饲蚕,材可制弓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吴潜.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:「水虽四泽无芦苇,地不多山少柘桑。」
宋代.杨万里.甘露子一名地蚕:「不食柘桑不食丝,何须走入地底藏。」
宋代.李石.扇子诗:「三丈为树八尺行,花艳桃李叶柘桑。」
清代.康有为.去国吟:「东山白云日夜飞,西樵山下柘桑肥。」
清代.曹贞吉.木兰花慢 徐方虎假归:「无恙柘桑围。」
基本字义
柘zhè(ㄓㄜˋ)
1、落叶灌木或乔木,树皮有长刺,叶卵形,可以喂蚕,皮可以染黄色,木材质坚而致密,是贵重的木料:柘黄。柘蚕。柘丝。
2、古同“蔗”,甘蔗。
基本字义
桑sāng(ㄙㄤ)
1、落叶灌木,叶子可以喂蚕,果穗味甜可食,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,皮可造纸,叶、果均可入药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:桑葚。桑农。桑梓(喻乡里,故乡)。沧海桑田(形容世事变迁很大)。桑榆暮景。
2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