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朱熹』
拼音:zhū xī
注音:ㄓㄨㄕㄨˊ ㄒ一
解释:朱熹(1130-1200) : 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字元晦,号晦庵,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(颢、颐)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,集理学之大成,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,世称程朱学派。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,但“理在先,气在后”。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,反对死记硬背。对经学、史学、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。著作有《四书集注》、《朱子语类》、《朱文公文集》等。
精选例句
1、朱熹理学理论的首要宗旨是通过一套人性的修养方法,以革除“习气”对本性的障蔽,进而促使潜存的道德本性如实彰显。
2、口到、心到、手到、脑到是鲁迅参照朱熹的名言写的要竭力将的字、句、段删去,毫不可惜。
3、尽管钱大昕对宋明理学的很多范畴提出质疑,但他对朱熹、王阳明正心诚意、主敬立诚的思想又十分推崇。
4、论语学而朱熹曰:文,谓诗书六艺之文。
5、朱熹曰:既学而又时时习之,则所学者熟,而中心喜悦,其进自不能已也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志南.袁梅岩:「朱熹曾荐释志南至袁处。」
明代.李梦阳.杂诗三十二首 其十二:「恶名收范公,文致诋朱熹。」
清代.李希圣.题陆放翁集后:「颇托朱熹契,难酬史浩知。」
基本字义
朱(硃)zhū(ㄓㄨ)
1、红色:朱红。朱批。朱笔。朱文(印章上的阳文)。朱门(红漆大门,旧时指豪富人家)。
2、矿物名:朱砂(无机化合物,中医用于镇静剂。亦称“辰砂”、“丹砂”)。朱墨。
3、姓。
其他字义
朱shú(ㄕㄨˊ)
1、〔朱提(shí)〕古地名。汉武帝时置县,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。后立为郡。
基本字义
熹xī(ㄒ一)
1、光明:熹微(日光微明)。星熹。
2、炙,炽热:“东暾淡未熹,北吹寒更寂”。
3、古人名用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