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贞则』
拼音:zhēn zé
注音:ㄓㄣ ㄗㄜˊ
解释:谓符合正道的准则。
古代诗词
魏晋.曹植.赠丁仪王粲诗:「欢怨非贞则。」
魏晋.曹植.赠丁仪王粲诗:「欢怨非贞则,中和诚可经。」
明代.杨慎.续百一诗 其一:「中和变贞则,哀怨荡人心。」
明代.薛瑄.拟古四十一首 其五:「圣人秉明灵,动息有贞则。」
明代.顾璘.和何司空委心亭题壁四首 其二:「道有均休戚,贞则宜黾求。」
基本字义
贞(貞)zhēn(ㄓㄣ)
1、坚定,有节操:忠贞不渝。坚贞不屈。贞节。贞士(忠贞之士)。
2、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,指妇女不改嫁等:贞女。贞烈。贞操(同“贞节”)。贞淑。
3、占,卜,问卦:贞卜。
4、古同“桢”,桢干(gàn)。
基本字义
则(則)zé(ㄗㄜˊ)
1、模范:以身作则。
2、规程,制度:规则。总则。原则。细则。
3、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
4、表示因果关系,就,便:闻过则喜。
5、表示转折,却:今则不然。
6、表示肯定判断,乃,是:此则余之罪也。
7、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数字后,列举原因或理由:一则房子太小,二则参加的人数多。
8、与“做”相近(中国宋、元、明代小说、戏剧里常用):则甚(做什么)。
9、量词,指成文的条数:新闻两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