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皂纛』
拼音:zào dào
注音:ㄗㄠˋ ㄉㄠˋ
解释:
1.亦作"皁纛"。
2.古代用黑色丝织物制的军中大旗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冬夜月下作:「皂纛黄旗都护府,峨冠长剑大明宫。」
宋代.陆游.梦中作:「拓地移屯过酒泉,第功图像上凌烟,事权皂纛兼黄钺,富贵金貂映玉蝉。」
宋代.陆游.送襄阳郑帅唐老:「郑侯此行端可羡,绣旗皂纛戈如霜。」
宋代.陆游.送辛幼安殿撰造朝:「忽然起冠东诸侯,黄旗皂纛从天下。」
宋代.陆游.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:「出师鸡鹿拥皂纛,画象麒麟峨玉蝉。」
基本字义
皂zào(ㄗㄠˋ)
1、黑色:皂靴。不分皂白(喻不问是非)。
2、差役:皂隶(古代贱役,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)。
基本字义
纛dào(ㄉㄠˋ)
1、古代军队里的大旗。
2、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