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杖牛』
拼音:zhàng niú
注音:ㄓㄤˋ ㄋ一ㄡˊ
解释:即打春牛。古时立春日以泥作"春牛",用彩杖鞭"牛",行"打春"的礼以示春耕开始。宋韩维有《立春观杖牛》诗。参见"打春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普岩.颂古十首:「洗肠换骨老芭蕉,拄杖牛来价转高。」
基本字义
杖zhàng(ㄓㄤˋ)
1、扶着走路的棍子:手杖。拐杖。
2、泛指棍棒:擀面杖。禅杖。
3、古代刑罚之一,用棍打:杖脊。
4、古同“仗”,恃,凭倚。
基本字义
牛niú(ㄋ一ㄡˊ)
1、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2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3、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