则哲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则哲』
拼音:zé zhé
注音:ㄗㄜˊ ㄓㄜˊ
解释:《书.皋陶谟》:"知人则哲,能官人。"后以"则哲"谓知人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殷寅.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:「圣君性则哲,济济多英彦。」
宋代.王柏.挽何无适:「有钟于躬,非贤则哲。」
南北朝.沈约.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:「知人则哲,聪明文思。」
基本字义
则(則)zé(ㄗㄜˊ)
1、模范:以身作则。
2、规程,制度:规则。总则。原则。细则。
3、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
4、表示因果关系,就,便:闻过则喜。
5、表示转折,却:今则不然。
6、表示肯定判断,乃,是:此则余之罪也。
7、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数字后,列举原因或理由:一则房子太小,二则参加的人数多。
8、与“做”相近(中国宋、元、明代小说、戏剧里常用):则甚(做什么)。
9、量词,指成文的条数:新闻两则。
基本字义
哲zhé(ㄓㄜˊ)
1、有智慧:哲人。哲嗣(称别人子孙的敬辞)。哲理(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)。哲学(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)。
2、聪明智慧的人:先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