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子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雉子』
拼音:zhì zǐ
注音:ㄓˋ ㄗˇ
解释:幼雉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暮春龟堂即事:「鹿麛雉子常追逐,谁识山翁及物情。」
唐代.李白.雉朝飞:「雉子班奏急管弦,倾心酒美尽玉碗。」
唐代.王维.送李睢阳:「雉子斑。」
唐代.王维.送李睢阳(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):「麦渐渐,雉子斑。」
唐代.温庭筠.故城曲:「漠漠沙堤烟,堤西雉子斑。」
基本字义
雉zhì(ㄓˋ)
1、鸟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长;雌的淡黄褐色,尾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飞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装饰品。通称“野鸡”。
2、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,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。
3、城墙:雉堞。
基本字义
子zǐ(ㄗˇ)
1、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、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、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、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、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6、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、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、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、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、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、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、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、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