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台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蜂台』
拼音:fēng tái
注音:ㄈㄥ ㄊㄞˊㄊㄞ
解释:
1.蜂王居处。
2.借指佛塔。远望佛塔﹐状如蜂房﹐故称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樊忱.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:「插萸登鹫岭,把菊坐蜂台。」
近现代.曾国才.盂兰会:「三十六灯光炯炯,蜂台布食罗糕饼。」
清代.李钦文.海会寺:「天开海国莲称社,月映蜂台禅闭关。」
基本字义
蜂fēng(ㄈㄥ)
1、昆虫,会飞,多有毒刺,能蜇人。有“蜜蜂”、“熊蜂”、“胡蜂”、“细腰蜂”等多种,多成群住在一起。
2、特指“蜜蜂”:蜂巢。蜂房。蜂蜡。蜂蜜。蜂乳。蜂王(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,专司产卵,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。亦称“母蜂”)。蜂腰(a.蜂腰中间细,喻居中者最差;b.诗律“八病”之一;c.书法笔病之一)。
3、〔蜂鸟〕鸟类中最小的一种,大小如大拇指,嘴细长。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。产于南美洲。
4、众多:蜂起。蜂拥。蜂聚。蜂集。
基本字义
台(臺、檯、颱)tái(ㄊㄞˊ)
1、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。
2、敬辞,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台鉴。台甫。
3、像台的东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灯台。
4、量词:一台戏。
5、台湾省的简称:台胞。台币。
6、姓。
7、桌子、案子:写字台。
8、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,称“台风”。
其他字义
台tāi(ㄊㄞ)
1、〔天台〕①山名,在中国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