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门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顿门』
拼音:dùn mén
注音:ㄉㄨㄣˋ ㄇㄣˊ
解释:佛教语。顿悟法门。指唐代慧能上承达摩的"祖师禅"而开创的禅家南宗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裳.自警:「顿门何处入,秘旨有谁传。」
宋代.李光.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辄次其韵:「了得顿门方自在,修持径路断无差。」
明代.袁崇焕.游曹溪参六祖:「顿门从此开,信衣不必续。」
基本字义
顿(頓)dùn(ㄉㄨㄣˋ)
1、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顿。顿宕。抑扬顿挫。
2、忽然,立刻,一下子:顿然。顿即。顿悟。茅塞顿开。
3、叩,跺:顿首再拜。
4、处理,设置:安顿。整顿。
5、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
6、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
7、次:三顿饭。
8、古同“钝”,不锋利。
9、姓。
基本字义
门(門)mén(ㄇㄣˊ)
1、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:门儿。门口。开门见山。
2、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
3、途径,诀窍:门径。门道儿。
4、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:门第。门风。门婿。长(zhǎng)门长子。
5、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
6、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:教门。门徒。
7、量词:一门大炮。
8、姓。